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实施“七大战略” 提升“七个能力”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2025-03-10 10:06


来源:310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忠林(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实施“七大战略” 提升“七个能力”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来源:310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忠林(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忠林(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24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赋予我们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新使命,对湖北工作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总书记赋予湖北以贯之的战略定位,是湖北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脉相承的战略任务,是湖北必须一抓到底的战略机遇。我们将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大力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推动各项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只有实力雄厚、功能强大,支点才能立得稳、支得住。近年来,湖北坚决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一路顶压前行、一路回升向好,经济总量连续跨5万亿6万亿两个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总量能级跨越,大力实施投资扩量提质行动、消费扩容提能行动,做强现代金融功能、现代物流功能、现代企业能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未来5年湖北经济总量再跨越两个万亿级台阶。

——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是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湖北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推动新技术竞相涌现、新成果加速转化、新主体蓬勃发展,创新创造成为荆楚大地最强劲的旋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我们将统筹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建设“71020”高校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十百千万行动,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支点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湖北推动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5000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崛起,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千亿产业达到19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实施链长+链主+链创的三链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今年5个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级,用3-5年左右时间,再打造2-3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不断夯实支点建设的根基。

——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支点建设必须具备强劲的枢纽功能和集散效应。近年来,湖北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通高铁目标顺利实现,万吨巨轮可直达武汉,花湖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93条,货邮吞吐量达147万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我们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打造九州通衢,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九州通商,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九州通融,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支点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湖北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类以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确保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我们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统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制度体系,依托中碳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市场碳金融中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支点建设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湖北持续推动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湖北文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我们将加强长江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做好秦汉简牍研究阐释,发挥五个一湖北文旅资源优势,打造若干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支点既要有中心城市带动,也要实现全域联动。近年来,湖北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宜昌、襄阳突破6000亿,荆州、孝感、黄冈突破3000亿,8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我们将建立健全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把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人口超过3000万、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的世界级都市圈,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跨过2万亿,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王忠林(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24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赋予我们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新使命,对湖北工作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总书记赋予湖北以贯之的战略定位,是湖北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脉相承的战略任务,是湖北必须一抓到底的战略机遇。我们将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大力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推动各项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只有实力雄厚、功能强大,支点才能立得稳、支得住。近年来,湖北坚决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一路顶压前行、一路回升向好,经济总量连续跨5万亿6万亿两个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总量能级跨越,大力实施投资扩量提质行动、消费扩容提能行动,做强现代金融功能、现代物流功能、现代企业能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未来5年湖北经济总量再跨越两个万亿级台阶。

——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是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湖北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推动新技术竞相涌现、新成果加速转化、新主体蓬勃发展,创新创造成为荆楚大地最强劲的旋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我们将统筹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建设“71020”高校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十百千万行动,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支点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湖北推动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5000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崛起,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千亿产业达到19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实施链长+链主+链创的三链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今年5个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级,用3-5年左右时间,再打造2-3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不断夯实支点建设的根基。

——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支点建设必须具备强劲的枢纽功能和集散效应。近年来,湖北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通高铁目标顺利实现,万吨巨轮可直达武汉,花湖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93条,货邮吞吐量达147万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我们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打造九州通衢,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九州通商,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九州通融,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支点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湖北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类以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确保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我们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统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制度体系,依托中碳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市场碳金融中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支点建设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湖北持续推动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湖北文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我们将加强长江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做好秦汉简牍研究阐释,发挥五个一湖北文旅资源优势,打造若干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支点既要有中心城市带动,也要实现全域联动。近年来,湖北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宜昌、襄阳突破6000亿,荆州、孝感、黄冈突破3000亿,8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我们将建立健全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把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人口超过3000万、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的世界级都市圈,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跨过2万亿,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来源:310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忠林(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实施“七大战略” 提升“七个能力” 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来源:310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王忠林(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忠林(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24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赋予我们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新使命,对湖北工作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总书记赋予湖北以贯之的战略定位,是湖北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脉相承的战略任务,是湖北必须一抓到底的战略机遇。我们将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大力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推动各项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只有实力雄厚、功能强大,支点才能立得稳、支得住。近年来,湖北坚决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一路顶压前行、一路回升向好,经济总量连续跨5万亿6万亿两个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总量能级跨越,大力实施投资扩量提质行动、消费扩容提能行动,做强现代金融功能、现代物流功能、现代企业能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未来5年湖北经济总量再跨越两个万亿级台阶。

——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是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湖北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推动新技术竞相涌现、新成果加速转化、新主体蓬勃发展,创新创造成为荆楚大地最强劲的旋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我们将统筹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建设“71020”高校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十百千万行动,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支点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湖北推动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5000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崛起,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千亿产业达到19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实施链长+链主+链创的三链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今年5个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级,用3-5年左右时间,再打造2-3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不断夯实支点建设的根基。

——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支点建设必须具备强劲的枢纽功能和集散效应。近年来,湖北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通高铁目标顺利实现,万吨巨轮可直达武汉,花湖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93条,货邮吞吐量达147万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我们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打造九州通衢,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九州通商,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九州通融,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支点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湖北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类以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确保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我们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统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制度体系,依托中碳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市场碳金融中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支点建设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湖北持续推动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湖北文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我们将加强长江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做好秦汉简牍研究阐释,发挥五个一湖北文旅资源优势,打造若干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支点既要有中心城市带动,也要实现全域联动。近年来,湖北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宜昌、襄阳突破6000亿,荆州、孝感、黄冈突破3000亿,8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我们将建立健全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把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人口超过3000万、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的世界级都市圈,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跨过2万亿,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王忠林(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24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赋予我们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新使命,对湖北工作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总书记赋予湖北以贯之的战略定位,是湖北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脉相承的战略任务,是湖北必须一抓到底的战略机遇。我们将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大力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推动各项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发力,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湖北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大力实施能级跨越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战略支撑力。只有实力雄厚、功能强大,支点才能立得稳、支得住。近年来,湖北坚决扛牢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一路顶压前行、一路回升向好,经济总量连续跨5万亿6万亿两个台阶,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总量能级跨越,大力实施投资扩量提质行动、消费扩容提能行动,做强现代金融功能、现代物流功能、现代企业能级,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未来5年湖北经济总量再跨越两个万亿级台阶。

——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科技创新是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是引领支点建设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湖北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推动新技术竞相涌现、新成果加速转化、新主体蓬勃发展,创新创造成为荆楚大地最强劲的旋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我们将统筹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建设,滚动实施“61020”全链条攻关,加快建设“71020”高校创新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培育十百千万行动,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坚实的产业基础是支点建设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湖北推动以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5000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为骨干的“51020”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崛起,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千亿产业达到19个。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实施链长+链主+链创的三链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今年5个支柱产业全部突破万亿级,用3-5年左右时间,再打造2-3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不断夯实支点建设的根基。

——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开放辐射力。支点建设必须具备强劲的枢纽功能和集散效应。近年来,湖北系统提升开放枢纽功能,通高铁目标顺利实现,万吨巨轮可直达武汉,花湖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货运航线93条,货邮吞吐量达147万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勇于探索。我们将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建设陆海空三大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打造九州通衢,以离岸在岸一体化推动九州通商,以高标准制度型开放推进九州通融,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支点建设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湖北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做好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绿色发展三篇大文章,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类以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确保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我们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统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制度体系,依托中碳登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碳市场碳金融中心,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旅资源是支点建设的独特优势。近年来,湖北持续推动楚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湖北文旅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我们将加强长江文化、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做好秦汉简牍研究阐释,发挥五个一湖北文旅资源优势,打造若干个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精品旅游线路,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大力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区域协同力。支点既要有中心城市带动,也要实现全域联动。近年来,湖北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武汉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宜昌、襄阳突破6000亿,荆州、孝感、黄冈突破3000亿,8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在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上奋发有为。我们将建立健全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把武汉都市圈打造成人口超过3000万、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的世界级都市圈,推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跨过2万亿,带动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奋力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